新闻

你的位置:娇麦电子商务工作室 > 新闻 > 阐释儒家文化千年明智


阐释儒家文化千年明智

发布日期:2024-10-31 08:50    点击次数:199

阐释儒家文化千年明智

本文转自:东谈主民日报外洋版

故宫博物院推出“通衢之行”特展

阐释儒家文化千年明智

邹雅婷

  不雅众参不雅展览。

  三国时辰正始石经《尚书》。

  唐代《伏生授经图卷》(局部)。

  清代铜镀金欹器。

  图片均为杜建坡摄

  2024年是孔子寿辰2575周年,亦然国际儒学连结会成立30周年。为增强中华英才凝合力和中中文化影响力,鼓动儒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头与传播,故宫博物院与国际儒学连结会共同把持“通衢之行——儒家文化特展”。

  展览分为“溯古寻儒”“化成六合”“万世之师”3个单元,展出洋表里近30家考古文博单元的380件(组)展品,依托丰富的考古实证、文籍存续、文物保藏,梳理儒家文化的酿成发展条理,确认儒家念念想的核花式念,展示其广被四海的深切影响。

  礼乐先声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抨击构成部分,为中华英才生生不停、发展壮大提供了抨击精神润泽,为世界漂后交流互鉴提供了重视钞票。这次展览策展东谈主、故宫博物院器物部接头馆员王光尧说,展览主题“通衢之行”出自《礼记·礼运》篇,抒发了儒家对建筑世界大同、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等好意思好社会步骤停火德风俗的追求,不仅是儒家“大同”社会梦想的经典表述,也被赋予新的时期内涵,体现了中华英才关于构建东谈主类行运共同体的特有露出和职业担当。

  走进展厅,第一件展品是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衣镜(复成品),这是当今所见考古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孔子形象。衣镜后面绘画了3组东谈主物,其中最上一栏左为孔子,右为颜回。图像两侧墨书践诺为相应的东谈主物列传。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达微佳说:“将孔子偏执弟子形象绘画在昔日器具上,反应了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地位的飞腾。”

  展览第一单元“溯古寻儒”,以考古实证展现孔子和儒学出身前中国的礼乐漂后,发掘儒家文化的历史酿成条理。一件件历史悠久的陶器、骨器、玉器、铜器等,诉说着中中漂后的滚滚而至。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仙东谈主洞古迹出土的陶片距今约2万年,是当今已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陶容器遗存。浙江省义乌市桥头村古迹出土的上山文化鲜艳陶罐,距今约1万年—8500年,器身遍施红衣,肩颈伙同部有4处两两对应的白彩短线组合,其中一组与后世的卦符“豫”卦相似,为计划儒家经典《周易》的酿成提供了新的抨击陈迹。凭据陶罐内的霉菌、酵母等遗存判断,它是当今已知中国最早的酒器。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古迹出土的骨笛,由鹤类尺骨制成,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乐器。“孔子曰‘改俗迁风,莫善于乐’,以为音乐有素养东谈主的功能。贾湖骨笛的发现,讲明在9000年前的华夏地区开启了礼乐漂后先声,为后世儒家礼乐轨制的酿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王光尧说。

  “这件白陶鼎出自‘2023年度宇宙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郑州商城书院街坟场,反应了最新的考古效果。”达微佳先容,夏商周时辰,鼎行动抨击礼器,逐步演变为国度政权的象征。这是河南省郑州市商代王皆古迹初度发现的白陶鼎,其形制来自对青铜礼器的效法。白陶器是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等早期文化中的典型器物,罕有于华夏地区,因此这件陶鼎也反应了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交流。

  西周兽面纹铜禁2012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石饱读山商周坟场,是当今存世的几套西周铜禁中独一由科学考古出土的。“禁为摒弃酒器的器具,出现于西周,可能与周东谈主禁酒关连。”达微佳说,商因酗酒而一火国,周东谈主引以为戒,实行禁酒计谋。周公发布禁酒令《酒诰》,警告平民不要鄙俚饮酒,惟有祭祀时才不错饮酒。《酒诰》被收录在儒家经典《尚书》中。以“酒戒”为代表的修身律己精神,成为儒家“好处复礼”谈德不雅念的抨击渊源。

  春秋战国时辰,孔子以修起“周礼”为己任,但愿以传统礼乐轨制重塑社会步骤,并取舍“以仁释礼”的工夫,建筑了一套内涵丰富的念念想谈德体系。

  “孔子滋长于鲁国,而他的祖宗来自宋国。宋国事西周初年为商朝后裔保留的聚居地,延续了富商文化。鲁国事周东谈主的中枢封国,周文化氛围浓厚。”达微佳说,展览中格外展出了宋国和鲁国的文物,让不雅众简略更好地露出孔子念念想酿成的布景。

  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保藏的春秋时辰宋公固鼎,鼎盖面及腹壁内铸一样铭文。因宋国建国君主微子启是商王帝乙的宗子,故作器者以“有殷天乙唐(汤)孙”自称。唐(汤)即商朝建国君主商汤,他是儒家文化中的圣贤君主代表。

  故宫博物院藏春秋鲁大司徒铺,为山东曲阜出土。此器自名为“铺”,器、盖对铭,从铭文可知其为鲁国大司徒厚氏元用器。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此器与之年代相配。

  文脉流长

  秦汉时辰,八纮同轨。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念念想,在汉武帝时成为官廉正宗念念想。2000余年间,阅历了两汉经学欢快、魏晋南北朝哲学流行、隋唐儒释谈独立、宋明理学发展、清代朴学蕃昌等不同阶段,儒家文化历久绵延接踵,又不息适时变化,保捏着昌盛的生命力。

  展览第二单元“化成六合”从儒者传承、文籍存续、念念想包容等角度,梳理儒家文化的发展轨迹,从个东谈主、社会、国度等层面,展示儒家文化的核花式念。

  展厅中不错看到千般载体的儒家文籍,如竹木简、石经、雕版印刷的纸书等。“抄写或印刷的文籍未免有错漏。石经是官方校定的儒家经典定本,为六合学子提供了准确的‘正版书’。”达微佳说。

  一块三国时辰的正始石经残片上,古文、小篆、隶书三体呈“品”字形成列,与其他石经三体直下成列的花式不同,体现了正始石经刻铭花式的千般性。此石为《尚书·臯陶谟》残篇,存“言”“帝”等字。据悉,当今所见这一花式的正始石经仅有《尚书》之《尧典》与《臯陶谟》两篇。

  来自日本大阪市立好意思术馆的《伏生授经图卷》是这一单元的珍品。此卷前有南宋高宗题“王维写济南伏生”及多位名家题跋,历久以来被以为是唐代有名诗东谈主、画家王维的作品,形容了“伏生授经”的传说故事。秦代谢绝民间私藏《诗》《书》和百家竹帛,博士伏生冒险将所习《尚书》藏于屋壁之中。汉文帝时,《尚书》面临失传,朝廷派大臣晁错向伏生求问。伏生以90余岁乐龄口传《尚书》28篇,使这一抨击儒家经典传连续续。

  “这幅画机动展现了历代儒家学者对文化的传承和督察。”王光尧说,这件文物弥足罕有,这次只展出1个月。

  《竹山堂连句册》为南宋御府旧藏,传为颜真卿墨迹。唐大历九年(774年),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在竹山堂与李萼、陆羽、释皎然等东谈主约会,并连句作诗。颜真卿是唐代名臣,被称为“极忠不隐迹,极难不违义”,是儒家忠义东谈主格的代表。颜真卿书道汜博强劲、开张博大,被以为是其精忠大节的体现。

  一件造型特有的金色器物眩惑了记者矜重。达微佳先容,这是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铜镀金欹器。欹器是一种歪斜易覆的盛水器,中空时,会向一侧歪斜;注水一半时,能保捏法例;水注满时,会倾覆倒出,机动展现了儒家“一碗水端平,无过不足”的中和之谈。据文件记录,孔子曾在鲁桓公之庙不雅欹器,并向学生西宾它的道理。古时国君将欹器置于座右,行动修身之戒,因此又称“宥坐之器”。

  播送四海

  孔子推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栽植理念,奠定了中国传统栽植的念念想基础,被奉为“万世之师”。千百年来,东谈主们怀着发扬之情追想孔子,以慎重之礼祭祀孔子,传承着孺子可教、慎终追远的儒家文化传统。

  汉高祖刘邦途经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为君王祭孔之始。由唐至清,祭孔礼法逐步锻练,对所用祭器和祭品的种类、数目均有明确条目。展览中有一组铜器,出土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文庙隔壁一处宋代窖藏,包括爵、鼎、簋、尊、觥、勺等器。爵上有“州学祭器”铭文,可知这是祭孔所用礼器。

  儒家文化对东亚影响深切,在日本、朝鲜半岛等地也有祭孔传统。来自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汤岛圣堂释奠礼器,包括铜象尊、铜爵、铜牺牛等。汤岛圣堂是日本祭祀孔子的场面,在江户时期初期由德川纲吉将军建成。在此举行的释奠礼使用各地纳贡的礼器,其上记录了纳贡东谈主和纳贡年份,是接头江户时期释奠礼的抨击辛勤。

  韩国国立习惯博物馆保藏的一组翰墨图屏风绘画综合,上书“孝悌忠信逆来顺受”等大字。20世纪初,韩国屏风逐步从屏蔽性强的功能性产物演变为遮拦类物品,兼具交付好意思好祈愿的功用。此屏风图文伙同,以儒家念念想为主题,充分体现了韩国社会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意思意思。

  “儒家念念想不仅对东方漂后产生了深刻影响,还向上重洋传到欧洲,为西方发蒙畅通注入念念想灵感。”王光尧说,时于本日,儒家文化所蕴含的难懂明智、高尚理念及谈德准则等,仍捏续为世界东谈主民的相通露出、漂后的交流互鉴提供故意启迪。



上一篇:米芾《行书三札》:神完气足,行云活水
下一篇:创意与武艺妍丽碰撞——2024“燃喵杯”河南省短视频大赛获奖作品点评

Powered by 娇麦电子商务工作室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

ICP备案号:鄂ICP备2024073742号-3